首页 /  茶文化 /  茶与文学 /  我国茶叶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茶叶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我国茶叶机械化发展现状与特点

我国茶叶机械,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行业规模初步形成。此后企业体制改革和名优茶生产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茶机行业的格局,促进了名优茶机械的快速发展。使整个行业显现出新的形势和特点。

1.经过重组、改制,以龙头企业为主的茶机行业格局基本形成经过多年努力,20世纪80年代,一个以生产大宗茶加工机械为主、初具规模的茶机行业初步形成。当时,我国有专业荼机制造厂60余家,其中部、省(市、自治)定点茶机专业生产厂31家,年产荼机约4万台,生产的茶机品种达数十种,型号达百个以上,全国茶机保有量约达40万台,大宗茶的初、精制加工,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同时,茶园拖拉机及其配套作业机械、采茶和茶树修剪机械、袋泡茶包装机械等,也开始在茶叶生产和加工中获得应用。

8O年代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经济迅速发展,名优茶产量快速增加,促使已有的茶叶机械行业迅速重组与改制。一些较大规模的国营或集体所有制茶机生产厂迅速解体、改制和重组,各种资本开始进入荣机行业,股份制和私营茶机生产厂大量涌现,茶机生产企业数量显着增加,较好地适应和促进了名优茶及其加工机械的发展。

根据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和浙江省农机协会最近的调研资料,到同前为止,浙江省茶叶加工机械制造厂家大约有300家,其中较规范和规章制度较健全的有100多家。这100多家中,规模较大的有20~30家,大多集中于浙江省的富阳、绍兴、衢州等县、市,其茶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这些厂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有1O多家。年产万台左朽、年产值在5000万元上下的厂家,有浙江富阳茶机总厂、浙江衢州上洋机械有限公司、浙江绍兴茶机总厂、浙江衢州绿峰茶机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其茶机产量约占伞国总产量的50%,对全国茶机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具有调{卒和引导能力,奠定了在全国茶机行业中的龙头地位。

因为传统茶叶机械的生产主要在浙江,若按该省上述渊研数字对全国茶机厂家数量进行推算,全国茶机械厂家当在500家左朽。若把常规茶叶加工机械、新开发的微波等新型机械和乌龙茶、紧压茶、袋泡茶及茶叶包装机械等均估算在内,当前全国荼机年生产能力已达到1O万台以上,年总产值达8亿一1O亿元,全同茶叶加工机械保有阜约达100万台。茶叶机械总共有近百个品种,约300个型号,基本覆盖了各类茶叶产品加工,初步满足了茶产业发展需求。除大宗茶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加工外,名优茶机械化加工水平也已达到80%以上,可以这样说,我同以龙头企业为土的茶机行业格局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我国的荼机制造、正不断向福建、江苏、四川等茶叶主产省辐射,如乌龙茶加工机械目前就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生产,微波茶叶杀青干燥机械主耍集中在汀苏省生产,四川等省茶机开发速度也已明显加快。

2.产品基本配套齐全,初步满足茶叶生产发展需求茶叶机械可分为茶同作业机械和茶叶加上机械,而茶叶加工机械又可分为茶叶初制机械和精制机械。

如前所述,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完成大宗茶初、精制机械的研制开发,大宗茶加工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此类机械近年来仅是作了部分性能改进和补缺配套机种的研制。我围茶叶机械最近发展最快的是名优茶加工机械名优茶加工工艺复杂且精细,对加工机械性能要求苛刻,故名优茶加工机械的开发相对来说困难也较大。然而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扁形、条形(毛峰)、卷曲形、针彤、球形等形状的名优绿条初制加上机械以及乌龙茶、花茶和紧爪荼等特种茶加工机械,已基本上研制成功并存生产中直用。这些机械有些属于通用机械,可用于多种名优荼的加工,有些则是专用机械,只能用于某一类名优茶的加工。

3.高新技术在茶叶机械上不断获得应用

(1)微波加热技术

由于微波足使茶叶中的水分子产生檄化和振荡而发热,热量从含水茶叶的内部产生,表里同时均匀加热,不会产生茶叶“外焦内不熟”即“夹生”现象。故十分有利与名优绿茶加工的杀青和干燥作业。微波加热不仅加热消耗时间短,干燥充分,清洁卫生,而且加工出的成品茶色泽绿翠。

为了满足茶叶加工需求,近几年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微波技术应用开发中心和江苏省宜兴市鼎新微波设备有限公司等微波设备生产厂家,研制了专用的茶叶微波杀青干燥设备,在全国不少茶医应用,尤其在四川、江苏等荼区的名优绿茶加工中应用非常普遍。

然而,生产应用中也发现,微波杀青可使杀青叶色泽绿翠。而滚筒式杀青,杀青叶香气良好,故生产中常将两种技术配套使用,即首先使用滚筒式杀青机杀青,然用微波杀青机补杀,取两者之长处,使茶叶既有良好的香气,义保持绿翠的色泽。

(2)远红外加热技术

远红外线是一种穿透和加热能力特别强的电磁波采用电热、燃烧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加热涂有远红外线发射材料的远红外线发射板,使其发射出大量的远外外线,辐射到含有水分的茶叶上,蒸发水分,达到干燥目的。远红外加热是一种以辐射烘烤为主的加热方式,焙干提香功能特别强,故近两年茶机行业已开发出应用远红外线加热原理的茶叶提香机,由其干燥提香而加工出的茶叶产品,香高味醇,品质优良。同时,台湾存厦门所筹建的茶机企业,也开发出一种以远红外线为热源的茶叶烘干机,且有多个型号,不仅被用于乌龙茶的干燥和提香作业,而且应用于名优绿茶加工中,效果良好同样,南于微波加热能使茶叶干燥均匀,而远红外线加热所加T出的茶叶产品香高味醇,故生产中也常将这两种技术配套使用。

(3)蒸汽和热风杀青机的开发

蒸汽穿透能力强,用于绿茶加工中的杀青作业,杀青匀透,成茶色泽绿翠,我国唐代和现代日本绿茶加工,均使用这种杀青方式。但是,日本绿茶与中国绿茶相比,缺乏烘炒干燥工序,成荼虽色泽绿翠,但不像中国绿茶那样香高昧醇。为获得色泽绿翠、香高味醇,兼有日本和中国绿茶优良品质的新型绿茶,前几年我国进行了蒸汽杀青和炒干干燥方式相

结合的新型绿茶加丁工艺的尝试,效果良好。但研究中发现,用日本网筒式蒸青机蒸青,因蒸青叶含水率高,难于投入以后的揉捻和炒干作业。为此,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和富阳荣机总厂等茶机企业开发出一种网带式蒸汽杀青机,使用微压过热蒸汽杀青,然后对杀青叶进行热风脱水,使加工叶能够直接按中国绿茶加工方法进行揉捻和干燥,成品荼香型和

色泽良好,丁是在一段时间内,全同各茶区普遍推广使用。后来,虽冈杀青蒸汽温度较难保证和脱水工艺较难掌握等原因,应用有所减少,但总体来说,该机杀青原理先进,若上述问题攻关解决后,在一些特种荼和保健荼类加工领域,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热风杀青是最近才开发应用的杀青技术,浙江一卜洋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应用热风杀青原理研制开发的茶叶热风杀青机,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它使用热风发生炉产生的高达300-350~的高温热风,由风机送人筒壁打子L并旋转的简体内,鲜叶亦同时被送入筒体,一边均匀翻动前进,一边与热风均匀接触而迅速吸收热量,叶温升高,酶的活性迅速被钝化,完成杀青过程。热风杀青机使用高温干燥热风,能够快速完成杀青作业,并且杀青匀、透,杀青叶含水率也低于一般传统杀青形式,成茶色泽翠绿,香气、滋味良好。但热风杀青机要求使用300-350~C的高温热风进行杀青,热风发生炉的出口热风温度一般需达5OO℃以卜,才能保证杀青温度正常。这对热风炉的设计、制造,尤其是使用提出了较高要求,否则将会影响热风炉的寿命l及性能发挥。同时,陔机杀青时,热风与鲜叶的温差很大,叶温升高甚快,一般杀青仅在20秒内完成,生产工艺的掌握也要求较严格,否则杀青叶会产生焦边、爆点,使用中应注意。

(4)电子计算机等检测和控制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各类检测探头的开发与应用,茶机及生产线上的茶叶加工时间、温度、叶流量、湿度、压力、转速、频率及含水卒等参数的电子计算机检测和程序控制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茶叶机械电子汁算机程序控制技术的早期开发,以单机工作参数检测与程序控制为晕点例如中围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开发的电脑式龙井荼炒制机,就是通过大量实验,将熟练手工龙井茶炒制技术进行实测和数字量化,使整个炒制过程形成包括7个龙计茶炒制程序时段的数字模型,并编制成相应的工艺控制曲线,写入计算机单片该机作业时,由各类探头对槽锅锅壁温度、槽锅往复频率、炒制时间等进行测定并转换成电讯号经放大后输入片机,由单片机反馈通过执行机构实施对龙井荼炒NOL炒制全过程的程序控制。自动控制因子包括炒制时间、温度、槽锅往复频率、向槽内吹热风的自动开启和停止、加压和卸压的提示等。单片机中共贮存了12条程序控制曲线,应用时可房用计算机人机对话功能,埘拟运行的控制曲线参数,按作业要求进行修改,以适应不同产区、不同级别和状态鲜叶的炒制。工作时,只要按鲜叶状况选取适当的控制曲线,并作必要参数修改,开始运行后,机器则会在计算机自动控制下,炒制出质量符合要求的龙井茶。

随着名优茶等连续化生产线的推广与普及,近两年,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茶叶加工全过程的参数检测和程序控制,即对整条生产线实施程序控制。例如存国内已完成的芽形茶连续化生产线上,通过单片机对组成生产线的各类主机和输送等辅机的温度、转速(线速)、压力、时间、在制叶含水率等数据讯号进行采集和反馈控制。同样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形成多条适合于不同鲜叶状况和环境条件的控制曲线,存贮于单片机中。当选定其中一条控制曲线并实施运行,鲜叶输送装置会自动将鲜叶送人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时间、失水率等均按曲线方程要求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杀青叶经冷却后,按控制程序设定的先后顺序送人各揉捻机上方的贮叶器中,并按程序向各台揉捻机投叶,进叶顺序和时间、揉捻时间、揉捻压力、出叶顺序和时间等也由计算机进行检测和控制,然后由输送装置送往干燥工段。进行初干和足干,其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热风送风量等同样实行自动程序控制,从而完成芽形名茶的整个加工工艺过程。

4.茶机新机种、新机型不断涌现

改革开放以来,名优茶加工机械是茶机行业新产品开发的重点。至今已成功研制了可供各类名茶或多种名茶加工使用的“通用机械”,如名优茶杀青机、揉捻机、解块机、理条机、炒干机和烘干机等,使毛峰型等名优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加丁。与此同时,根据一些名优荼加工的特殊要求,还研制成功了如卷曲形名茶炒制机、碧螺春荼烘干机、针形茶炒制机、扁形茶(龙井茶)炒制机等“专用机型”,使这些做形难度较大的名优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加工。在名优茶加工专用机械中,扁形荼(龙井茶)炒制机的研制,特别受到全国扁形茶,尤其是龙井茶产区的酋视。2O世纪9O年代,在安徽宣州研制成功的茶叶理条机基础上,经改进、完善并采用投入压棒形式,而完成研制的多槽式龙井茶炒制机(名优茶多功能炒制机),很快在全国茶区推广应用。该机能完成龙井荼加工中的杀青、理条、压扁、干燥全程炒制,理条功能突出。炒制出的扁形荼。平直和整齐程度优于人工炒制。所以。当时所有荼机制造企业,几乎都投入了该机的生产,成为9O年代茶机行业最热门的名优茶机种。

近年来,浙江新昌县针对多槽式龙井荼炒制机炒制的龙井茶色泽欠绿翠、茶条欠光滑等缺陷,研制发明一种长板式龙井茶炒制机,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也用。该机使用直径为6O厘米的半圆锅。并使用旋转的长板炒手对加工叶进行翻动、加压和炒制。在长板对茶条施压时,与锅壁问有一定滑动,产生一定的磨光作用,故炒制出的龙井茶,条形扁平,色泽绿潍,光滑程度较好,其绿翠程度甚至好于人工炒制。据统计,该机目前的保有量仅浙江省已达到4万台以上。拿国着名的大佛龙井荼产地浙汀省新昌县,3300吨的大佛龙井茶总量中,有95%以上使用该机炒制,就连最传统的西湖龙井茶产,该机的应用也已非常普遍。同时,由于该机结构简单,加工制造难度不大,该机的生产厂家在浙江等地纷纷出现,两年前生产企业曾达到四五百家,经有关部门整顿,据估算口前尚有近300家,故长板式龙井茶炒制机是近两年荼机界最为热门的名优茶机种。鲜叶摊放是名优茶加工的必要序,也是占用厂房面积最大的工序。最近,中国农、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衢州市绿峰茶机公司协作,研制成功丁一种智能控制的名优茶鲜叶自动摊放机。机器的基本结构,类似于f]动链板式茶叶烘干机,装有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眩机可以自动上叶和卸叶,每次鲜叶最大摊放量可达300公斤。鲜叶摊放时间、摊放温度、鲜叶失水率和空气循环时间等均巾计算机自动榨制,用于名优茶加工效果良好。浙江省嵊州天然茶叶公司的芽形名荼生产线,按常规需建造400平方米以上面积的摊青间,现配备1台占地10平方米的鲜叶自动摊放机就完成了全部摊叶任务,并且清清卫生,操作方便,贮青和摊青质量良好。

同时,为了解决在制叶的快速冷却问题,上述两单位还协作研制了一种网带输送吹风式茶叶冷却机和一种贮荼斗式或面板为孔板的柜式空凋型茶叶冷却机,前者用于所有在制叶的冷却,后者特别适用于杀青叶的快速冷却,使用效果良好。

5.安全化、清洁化和连续化生产设备研制提上日程

随着茶叶加工安全要求的日趋严格,茶机制造过程中的清洁化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同内茶机制造行叶中一些较成规模的企业,基本能做到采刖无毒、无异味、不污染条叶的不锈钢或适当使用食品级塑料、竹、藤、无异味木材等材料制造直接接触茶叶的零部件,而避免使用合铅量较高的铜材及铝材。

同时,茶机设计和制造时,高度重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对电器接线、零配件制造精度、转动部化安防护、紧急状况下的断电和停车保护等安全措施给予保证。

为了适应茶叶加工企业规模逐步扩大的需要。连续化牛产线的研制,已提上日程。例如浙江衢州上洋机械有限公司研制完成的扁形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已在四川等地较多应用,长炒青绿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已在安徽安装使用;浙江富阳荼机总厂研制的大宗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也已在浙江等地投入使用;浙江衙州绿峰茶机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协作研制的针形名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在浙江、四川等地投入使用,均取得较好使用效果。最近,四川省名茶加工连续化生产线的应用和研制逐渐普遍,例如成都绿昌茗茶叶总公司研制使用的扁形名茶生产线,经有关茶机厂家改进完善,促进了四川等茶区名茶连续化生产线的普及:

名山县茶叶总公司在有关军工企业支持下,研制成功一条名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膻用了微波与热风复合杀青、远红外辅助杀青与十燥、揉捻机进出叶、加和解压、揉捻时间的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在同内属领先水平,同时还对整条生产线的主、辅机进行了合理配备,并基本实现计算机程序控制。该公司的生产线所备的机器及其大量使用的不锈钢零郜什。其加工精度、美观程度和加工规范水平,在茶机行业巾也可以说是值得效仿的。这些生产线不仅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计算机单饥和生产线的程序控制,使茶机机电一体化进程加快,并且真正做到了鲜叶、在制叶和成品茶不落地,清沽卫生此时,随着茶机设备水平的普遍提高,一些生产卫生条件较难控制的传统茶类的生产,在不少企业已歼始逐步形成“生产线”,卫生条件大为改善。

例如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杀青、揉捻等工序的设备配备和卫生条件已能达到普通绿荣要求。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已开始重视晒青和渥堆工序卫生条件的改善。首先严格晒场环境卫生,注虑将晒场选在远离密集人群、高燥和无污染的处所,不少晒场甚至建在屋顶平台,晒场四周用栏杆隔离,地面用水泥铺设并保证不赳灰。人流和物流严格按道运行,并严格控制非加工人员和动物等进入晒场。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企业,渥堆工序普遍使用了渥堆槽,渥堆槽按使用要求用白瓷砖贴面,渥堆问内供水、通风和温度调节条件良好、工人严格穿工作服进行操作,使以往渥堆场所脏乱、卫生条件差,渥堆温度、湿度水易控制等落后状况,初步得以改善。

6.境外茶机企业在国内获得较大发展空间

2O世纪9O年代以来,成套的日本蒸青绿茶生产线被引人中国茶,按要求生产施茶出口日本。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日本进口的蒸青绿茶生产线已达百条以上。在此基础上,浙江富阳茶机总厂和绍兴荼机总厂还先后开发出类似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投入生产应用,反映较好。

我同采茶机和荣树修剪机的研制,虽历经5O余年的努力,但直至目前尚无在生产上可稳定应用的机型。为此,日本川崎荼机和落合茶机公刮先后与中国有关方面合作,在浙江筹建了浙江崎荼业机械有限公司和浙江落合农林机械有限公刘,以从日本引进为主,自行生产少部分零部件,组装采茶机和茶卡甘修剪机等,基本上占领了中国的采茶机和茶树修剪机市场,取得了良好销售业绩。

台湾乌龙荼源于福建,但台湾已开发出成套的包括鸟龙茶杀青机、摇青机、速包机、包揉机、解包机、烘干机和提香机等乌龙荼加丁机械,使乌龙茶加工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随着两岸技术交流的加快,台湾有关、前几年首先在福建安溪等地建厂,生产成套的乌龙茶加工没备。此后,大陆不少厂家,包括浙江一些厂家也成套仿制了台湾的乌龙茶加工设备,在大陆乌龙茶产区已普遍应用。此外,如前所述,由台湾企业在福建厦门筹建的茶叶机械企业,所生产的远红外烘干机,在大陆也取得良好销售业绩。

二、我国茶机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基础研究薄弱。产品开发急功近利除一些规模较大的茶机企业注重研发外,一般茶机厂研发和设计能力极为薄弱,产品一味仿制,机器种类和型号虽繁多,但大同小异,体现不出特色。往往是一种较新颖的机器出现后,各厂蜂拥仿造,而对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有关制茶质量的难题,很少去研究和解决。

同时,一种新产品投产前理应进行一些必要的制茶试验和试运转,然而这一点目前基本上被茶机生产厂家所忽略。一些机器往往是稍有“苗头”或仅是样机,如有客户委托就造,造出后就卖,并且往往夸大宣传,掩盖缺点,急功近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企业规模小。条件差。制造水平低如前所述,目前约500家茶机制造企业中,仅有约100家较规范,其余均为规模较小,厂房简陋,设备条件差,制造水平低,主要靠手工操作的家庭作坊,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这些厂中又以生产龙井茶炒制机单一产品的厂家占大多数,更说不上有产品开发能力,其总数占目前全国茶机企业总数的50%以上。目前不锈钢在茶机上使用越来越普遍,但茶机行业当前的不锈钢加工水平却不令人满意,坑坑洼洼、色泽杂乱、焊疤突现等,普遍与食品行业存在明显差距。

3.茶园作业机械短缺。是茶产业发展的瓶颈国内目前尚没有一家采茶机和茶树修剪机生产企业,这些机器完全靠国外设在国内的厂家供应。同时,茶区对名优茶的机械化采摘呼声很高,据浙江茶区反映,每生产500克高档龙井茶,差不多要消耗4个采茶工一天的劳动,像浙江金华一茶叶企业拥有6000亩茶园,生产名优茶需要采茶工4000余人,由于难以解决,只好放弃大量的名茶加工,而尽量制作蒸青茶。茶园耕作机等就更为缺乏,国内虽然有少数小型茶园耕作机生产厂家,但不论是机器作业能力,还是生产数量,都难于满足茶区需求,而国外厂家提供的茶园耕作机等,同样因为动力不足等原因,大多都不适用于我国茶园耕作。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紧张,采茶和耕作等茶园作业机械的短缺,已明显成为当前茶产业发展的瓶颈。

4.茶机使用安全问题尚突出正是由于我国大部分茶机企业规模小,设备差,缺乏设计能力,加之追求机器的低价位和针对经济实力弱小的农户销售,使所生产的机器质量低劣,造成近几年茶机操作人身事故不断发生,尤其以龙井茶炒制机造成的事故最为常见。

5.国家对茶机行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茶机的开发研究,力量分散,列项难,国家支持力度小,已制约着茶机产业的深度开发。茶机企业税赋过重,需缴纳增值税、道路建设税、教育附加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甚至还有厂房房产税等,把茶机这种支农产品与一般工业产品等同对待,缺少优惠政策,一些摊派和变相摊派也困扰着茶机企业。农民购买拖拉机,收割机,粮食烘干设备,水稻育、插秧设备等,中央和省财政一般都给予补贴,而在浙江等重点产茶省,茶购买茶机却得不到补贴。

三、我国茶机行业发展展望和建议

1.茶机科技资源。加大茶机研制开发力度鉴于目前茶机发展的实际需要,国家或有关重点省、市,应整合有关科研、教学和企业科技力量,建议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组建能统领全国或重点产茶省的茶叶机械研发中心,加大茶机研制开发力度,对茶机领域重大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研究。

2.适于规模化加工的茶机设备和生产线将受到欢迎像日本的茶叶经营模式一样,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向由农户“分散”经营茶园,专业茶叶加工厂收购鲜叶进行“集约”加工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茶叶产品实施Qs认证即市场准入制度后,将会加快上述“集约”加丁模式的推进速度。因此,今后茶机开发的发展方向,将重点转向规模化茶叶加工设备和生产线的研制开发。对于名茶机械而言,开发制茶性能良好、生产率更高的机器,以替代现行一家一户应用的农户型小机器,将是下一步茶机行业的重要任务。今后规模较大的茶叶加工企业将逐渐增多,要求所配备的茶机设备,一定要“规范成线”,即要求建成适当连续化的生产线,并尽可能实现自动控制,以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茶叶品质和节约制茶劳力。

3.茶园机械的研制开发和配套技术研究将受到特别重视鉴于我国当前茶园作业机械极度缺乏状况,应集中科技力量。开发我国具有知识产权的茶园作业机械。尤其要对名优茶采摘机械和配套采摘技术开展重点研究,力争在较短时间内,采取机械工程和栽培技术结合的开发方式,使名优茶采摘机械化有所突破。

同时,茶园机械耕作的前提,首先是要有适合我国茶区应用的茶园动力机(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上世纪80年代,浙江就曾研制成功一种“C一12型茶园拖拉机”并且配套了施肥、中耕除草和深耕等机具,还可以配套喷药和喷灌等作业机具,当时在我国茶区广泛应用,还小批量出口英国等地。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后来该机停止生产,但目前不少茶区,仍欲购该机。为此,建议浙江有关部门,在开展茶园耕作管理成套机械研制时,可从恢复和改进C一12型茶园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着手,在初步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再进行深度开发和研制。

4.茶机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和操作安全随着国际上茶叶出口“技术壁垒”形势的严峻和国内茶叶加工卫生要求的逐步严格,今后对茶机制造所使用的原材料要求将更为严格,茶厂投入使用的茶机,绝对不能有重金属、油污、烟雾等方面的产品污染。茶叶加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鲜叶、在制叶和成品茶不与地面直接接触,以避免微生物超标和非茶叶物质混入。对茶机的操作安全将更为重视,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主持修改和新起草的20余个即将发布的茶叶机械标准中,首先一条就是茶机操作安全。

5.茶叶加工质量仍是今后茶机研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茶机的研制开发,首先应保证所加工的茶叶产品质量良好。然而,当前使用的茶叶机械中,不少却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例如目前在全国茶区广泛推广应用的龙井茶炒制机,不论是多槽式还是长板式机型,有其突出优点,但均有显着不足。多槽式炒茶机理条性能良好,但炒制的产品色泽欠绿翠;长板式炒茶机虽炒制的产品色泽绿翠,但理条性能不足,成茶条形往往过宽。这两种机器若单独使用,炒制的龙井茶品质,都难与手工炒制的传统产品相比,故龙井茶区也对此提出了质疑。这就要求茶机研制和生产单位进一步加强研究,从机器结构性能、机械配套和操作工艺等方面,综合攻克龙井茶机炒制质量欠缺的难题。

6.应减轻茶机企业和茶农购机负担茶机行业总体来说比较落后,目前还是以单机生产为主,荼机是扶贫、涉农、支农且季节性很强的产品。建议政府对茶机企业制定比一般工业产品有所优惠的税收政策,并在科研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以便茶机企业为茶农提供质量更好、价格更为低廉的茶机产品。当然,茶叶一般种植于贫困山区,对于茶农购置茶机,政府更应给予一定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