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茶有一定了解的茶友都知道,正山小种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红茶,被称为“红茶鼻祖”。不过,正山小种是怎么来的,相信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的。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正山小种的历史由来。
明代武夷茶的尴尬:
说正山小种,首先还要穿越到明朝时期。明朝初,为了响应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大的旨意,一向以龙团凤饼著称的武夷贡茶,开始罢造团茶,改贡散茶。
但是,散茶这种做法以前都没做过,大家也只能够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制作散茶的技术不精,生产出来的散茶品质低劣,使得武夷茶走入低谷。比如清代周亮工记载:“前朝不贵闽茶,即贡茶,亦只备宫中盏之需”,可见当时武夷茶的尴尬。
正山小种的意外诞生:
接上话,武夷茶的技术不行,该怎么办?当然是引进先进技术啦。比如,当时的崇安县令为了重振武夷茶,就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绿茶炒青的制茶法“松萝法”制茶技术。
松萝茶起源于明朝隆庆年间,《茶笺》记载:“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这种工艺,就是当时最精细的炒青绿茶工艺。而武夷山在引进“松萝法”后,却出现了另一种情况:
武夷山的茶农采摘茶青的时间,往往集中在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而自然萎凋后,大量堆积的茶青未能及时处理会在堆积中发酵,再进行炒制后烘干,会出现茶汤色变红的现象。
桐木关的地形是一条狭长的山谷,天气比外界更加潮湿多雨,发酵的程度自然也更重。所以也可以说,正山小种的红茶发酵技术发明,是一个意外巧合的过程。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根据著于十六世纪的文献,也推测武夷山的发酵茶出现于十五世纪左右。
正山小种的传说:
当然,应该也有不少茶友听说过正山小种红茶诞生的传说。
说的是明朝中后期的某年,在采茶的季节,有一支军队路过于此,晚上驻扎于今天的桐木村,导致当地茶农当天已采摘的茶青没有来得及制作茶叶而发酵。
为了挽回损失,茶农以当地马尾松干柴进行炭焙烘干,以最大程度保证茶叶成份。
制成的茶叶运往镇上销售,本是无心之作的茶叶,却受到大量茶客的欢迎与喜爱。
此后更是逐年增多订单,需要整个桐木都全力生产此种茶叶,才可勉强满足市场的需求,也使得桐木远近闻名。
这样的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传说成分,但也解释红茶发酵工艺的诞生,或许就是起源于某一次美丽的意外呢。
正山小种辉煌时期:
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约1604年),正山小种红茶在欧洲已经成为了中国红茶的象征,成为英国当时的名茶。
正山小种是由荷兰商人带入欧洲,随即风靡英国皇室乃至整个欧洲,并掀起流传至今的“下午茶”风尚。
正山小种红茶最辉煌的年代在清朝中期。
据史料记载,嘉庆前期,中国出口的红茶中有85%冠以正山小种红茶的名义,鸦片战争后,正山小种红茶对贸易顺差的贡献作用依然显著。
在正山小种红茶享誉海外的同时,福建的宁德、安徽的祁门等地也开始学习正山小种红茶的种植加工技术,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技艺也逐渐地传入国内各茶产区,最终形成了如今闻名全国的工夫红茶。
再次振兴:
正山小种红茶在桐木关延续了三百年的传奇。之后的国难,以及海外红茶的相继出现,正山小种也随之没落。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山小种红茶每公斤售价不足20元,山上茶园荒芜,生产工艺濒临失传。在正山小种红茶处于最低谷时,仓库里积压着上百万元的茶叶无人问津,茶青无人采摘,制茶季节几乎闻不到茶香,有的村民甚至改种毛竹。
2005年以前,正山小种红茶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而言,只不过是一种红茶而已。其发源地桐木关在众多的中国茶村中并无太多的特别之处。
也就在那一年,村民在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工艺基础上研发出了金骏眉。时至今日,许多喝茶或不喝茶的人都听说过金骏眉这么一种茶了。我们暂且不论真假炒作,但也因此带动了整个红茶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