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具茶器 /  金属茶具 /  日本铁壶铸造用料浅析:日本铁材料的演化史

日本铁壶铸造用料浅析:日本铁材料的演化史

日本铁壶应该是以白口铁为原料的,这也经常出现在铁壶的相关文章中。大唐君喜欢追根究底,进行了较全面的查询,在此与各位壶友分享下。

记得在学习世界历史时,老师曾说,日本近现代史就是一部铁的演进史。难道在有关日本近现化史的资料中可以找到有关日本铁壶用料,以及白口铁、灰口铁使用史有有关信息?

结果是一定行。找到了。在网上也有,向大家推荐一篇名为《中日近代化》的文章。这篇写了较好理解,而且对日本铁使用史写的很详细。甚至就是一部日本铁文化史。通过对有关日本近现代史的学习,并比照有关日本南部壶的详细介绍,初步印证或以史料佐证了如下想法:

一、日本铁壶,至少是严格按传统工艺生产的日本铁壶应该是以白口铁为原料的。

首先根据资料:“在日本奈良时代(公元710年-792年),中国式的精铁冶炼技术开始传入日本,以精铁冶炼为职业的“金屋”开始在日本全国范围内进行流动性的工作。这种精铁冶炼技术造在距今1600年前后就已经进入到岩手县,比在日本全国普及炼铁技术要早了300左右。”由此可以认为日本最迟在公元1600年即已使用铁器。进而,日本当时的首都京都应该就有铁器,包括生活铁器,以至铁釜(铁壶的前身)使用。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日本当时生产釜时使用的是什么铁料,白口,还是灰口。

继续,根据在上面提出的文章中记载:幕末曾经大炼钢铁,出国留学的青年武士维新后凭着激情移植西方的铁路、铁桥、近代化的灯台、近代化的西式建筑和港口。这些都是铁的产物。1871年,维新领导者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率遣欧使节团游历欧美,实见西方文明。他们在《特命全权大使米欧回览实記》中记述了所看到的西方是“铁的世界”。他们想把“木的世界”的日本一气带入“铁的时代”。明治时代的一个口号是“鉄は力なり(铁是力量)”1874年2月,工部卿伊藤博文提出了铁的国产化计划。在幕末大炼钢铁运动中,东北部的南部藩釜石地区建立了10座大岛型土高炉,临近的仙台藩还有2座,成为日本一大制铁地带,这一地区有资源、人才和技术储备。幕末维新的内战,南部藩与新政府敌对,维新后成为政府直辖地。于是,工部省计划在釜石地区建立近代化的制铁工厂——官营釜石制铁所,来一次洋跃进……

日本不是已经从中国学到铁冶炼技术可以炼出铁自用了吗?那而日本设立制铁厂的是为了什么呢?

该文记载:大岛型高炉使用水车送冷风,炉温低,生产出的是高质量的白口铁。使釜石田中制铁所能够获得传统的市场,开始稳步发展。田中长兵卫不满足于此,因为陆海军的关系,想生产能机械加工的西洋铁——灰口铁。1886年10月16日,经过48次失败后,终于生产出了“与进口铁仿佛”的灰口铁。

这就是说,日本近代之所以大炼铁,目的是为了生产更适合工业化进程的灰口铁。可以理解为白口铁在生产上的应用是农业时代进步表象的重要内容。而灰口铁的出现与应用,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在此几乎同时,在中国张之洞也开设了汉阳铁厂,其目的也日本大同小异,是生产灰口铁,以满足大机械生产和现代军工的需要。

由此,可以佐证,从日本成功生产出灰口铁至可以民用化前,日本日常生活用铁仍然是白口铁。

不是白品铁多好,而且没有灰口铁。用不上啊。

说了这么多,那么有没有日本当时民用铁为白口铁,并用白口铁生产铁壶的明确文字呢?该文记载到:“统制铁法的炉温低,约1500度,生产出的铁是白口铁。铁中含有的碳以Fe3C化合形式存在,所以断面是白色的,且非常坚硬很难进行机械加工。但由于铁是以这种化合物形式存在,不易生锈,是制造锅釜的最适材料。白口铁中含碳量较少,容易在大锻冶炉中加热脱碳,所谓的千锤百炼,形成刃物用钢。是制造刀、农具的好材料。“ 说的再明白没有了。日本日用铁,包括生产锅釜用铁,当时就是白口铁。灰口铁还不普及,没大众化。而仅限于军事。

而在此期间,日本虽从欧美进口灰口铁,但仍主要用于军事。那么佐证呢?

该文记载,在日本刚能生产与进口铁相佛的灰口铁不久,该铁立即被送往大阪炮兵工厂。虽然质量难于进口铁——进口灰口铁相比,但仍然被要求使用。

使用白口铁不是该铁料有多少好。而且科技还没有进步到可以广泛使用灰口铁的阶段。

二、日本近现代传统南部壶的用铁也应是白口铁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日本铁跃进:白口铁向灰口铁的演进。至少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叶,并没有对日本传统日常用铁产生较大影响。据该文记载:自西式高炉制铁法虽然生产量大,价格便宜,但却不易实现这两种传统用途。在很长时间里,不构成对传统制铁法的冲击。开港后,传统制铁依然蓬勃发展。

在此同期,根据资料:“南部铁器在日本明治四十年代(公元1900年)才逐渐开始在日本全国范围内为人所知。南部铁器知名度的普及并不同于日本其他传统工艺品进贡日本皇室来博取知名度,却是通过当时并不发达的日本媒体的一则报道而悄然出名。”那么,上面两部分文字相互印证,随着日本首都由京都迁至江户,京都壶在19世纪中后期已经开始落败,而南部壶受到藩主支持与保护,得以迅速发展。而其用铁仍为白口铁。因为日本灰口铁的生产虽发源于南部,但此时灰口铁仍未用于日用。

三、新日铁的诞生

官营八幡制铁厂全景,二战后改组为“新日铁”

应该说日本新日本制铁公司,新日铁是伴随着灰口铁在日产化进程而应运而生的。该文记载:釜石制铁厂(即文中提出的最早开始引进新式高炉,生产灰口铁的日本铁厂),一次世界大战后经营困难,被三井财阀接管。1934年,与八幡制铁所等其它钢铁企业合并成国营的日本制铁。1945年,釜石制铁厂遭到了美国军舰的毁灭性炮击。战后,财阀解体,日本制铁被分割成八幡制铁和富士制铁,釜石制铁厂是富士制铁的主力工厂。1970年,八幡制铁和富士制铁重新合并成今天的新日铁。

四、对日本当代南部铁壶铁料应仍用白口铁的猜测

首先仅是猜测。我以为日本应该很注重延续传统的国家。而在1970年又专门出台了保护日本传统文化的法规。再鉴于白口铁虽然在铸造上较灰口铁困难,但要严格按传统办事,所以猜想日本当代铁壶应该仍用白口铁。当然,在当前日本铁壶商的网上已经可以看到,一是中国产铁壶进入日本市场,二是日本铁壶生产也又分化为传统手工生产铁壶和量产壶两大类。而根据其量产壶工艺的大概介绍,我想至少日本传统手工壶应该仍用白口铁,而量产壶因为要量产,需要铸铁的流动性更会可能会使用灰口铁。

综上所述:灰口铁也好,白口铁也好。如果您是收藏大家,我想,白口的日本老壶才是收藏标的物。因为灰白的铁壶首先他不会老,怎么也是二战以后才出生的了。二来,多半是量产的,没意义。

对于一般茶家,咱不是搞收藏的,是用来品茶的,或说是当作喝茶时的茶宠来玩的,也就不去管它灰还是白了。反正不管是什么口,说明书上,不管是国产的还是日产的,均只会标明材料:铸铁。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叶分类 茶的起源 茶的历史 茶叶百科 茶具批发 茶具品牌 日本铁壶 金属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