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对于铁瓶业界的影响最大。因为战争中需要武器的关系,铜像、钟、日常铁器等全都回收,用来生产武器。当然铁器、铁壶的生产也不被允许。
1937年中日战争开始后,隔年便实施了铳统制令(枪炮统一管理命令)。换言之,铁壶、茶道用的汤釜、花器等日常用铁制品的生产都被全面禁止了。而原本生产南部铁器的业者不得不被迫转业,只得生产军需用品了。
在整个产业萧条中,只允许16位工人,1人1年内可生产20个以内的铁壶。为了保护铁壶制作能传承下去,成立了南部铁瓶技术保存会。
随着战争的结束之后,南部铁器业界也逐渐复兴起来,并且尝试着创伤铁壶以外的商品。“生型造形法”的导入是一项大的突破,烟灰缸、花瓶、铁锅、风铃等工艺品的制作也大大的发展。从手工成形到机械成形、自动化成形和量产的技术,构筑了现今南部铁器的生产体制。
2004年2月,南部铁器产业在传统的工艺品产业振兴法的背景下,被日本国家指定成为“传统工艺品”作为保护的重点。加上多次铁器对健康有好处的报导,使得南部铁器再次走向另一个高峰。
铁壶,不是指铁制的茶壶,而是指铁制的煮水器。日语中,不是用急须(KYUSU泡茶用茶壶),而是以铁瓶(tetsubin)铁制煮水器来表示。
如果是用来泡茶的茶壶(急须),就必需考虑到铁分和茶多酚的结合问题,所以内部大多是以珐琅材质再加工,以防止铁分与茶汤结合。这样的话,铁分就无法释放出来,失去了玩家的价值。除了内部珐琅再加工外,大小也比较小,提把多数不是中空的,生产时间也较新,在收藏时须先认识清楚。当然这种急须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真正好玩的是400年前创作的铁瓶-铁制煮水器。从日本茶道的汤釜改良成的铁壶,和宜兴紫砂茶壶一样,以不上釉为上品。使用砂铁的材质、造型、出水、提把、文样、落款,全都有一个完整的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