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具茶器 /  金属茶具 /  铁壶的起源:铁壶的“前身器皿”和“原型器皿”

铁壶的起源:铁壶的“前身器皿”和“原型器皿”

铁壶的起源还可以分成二个层面来探讨,分别是“前身器皿”和“原型器皿”。

前身器皿

当时有很多的陶瓷器皿正被流行使用,他们的外形与铁瓶有着很大的相似处。由于使用上的需要,铸造师开始模仿这些器皿的形状,制作铁瓶的想法由此萌生。

手取釜

手取釜又作手持釜,是一种具有出水口和桥式手柄的釜。手取釜由铁铸成,从外表看似一个很大的茶壶,一个小的手取釜和容量大的铁瓶的相似的。事实上,在日本的北部,大铁瓶有时就被当作一种为手取釜的水瓶使用。一般手取釜的容量大约是四公升,而一般大小的铁瓶容量约为手持釜的三分之一。手取釜第一次被记载约为1554年,为天明铸造师制造,具有出水口、手柄,形如一个土瓶。手取釜被当时的品饮者在茶道仪式中使用,外型具有天明的特征。

铫子

铫子一般是由铁铸成,但是也有少数是由铜和陶瓷做的。铸铁铫子始于正志时期(1392-1572),外观具有一个盖子和顶部的手柄,其特征则是釜身具有水平线与顶部开口,以及釜的底部具有三个铸铁的足点。

  药罐

德国物理学家西门波立,在1665年为了抨击欧洲过度使用茶和烟草的评论。为了在书中列举图示,他画了中国和日本使用的茶具的图。这些图带有壶嘴和手柄的铜质茶壶,壶身下面都附加一个圆柱形的储水盘,放置于一个保持热水的茶具里。它是一种日本在各种场合会带上的茶具,例如旅游、野餐等。这种壶的上部和欧洲小号茶壶很相似。约1700年,被称为药罐的铜水壶在日本出现,但其并没有具备圆柱形可移动的蓄水盘。一般被放置于釜上,主要功能为水加热。

土瓶

江户时代早期(1600-1868),没有上釉的土瓶被用来装茶并被广泛使用;这种方式是从浸泡中医草药转变而来,主要使用在江户和京都两个当时日本重要的城市。土瓶在几个世纪以来都保持着茶壶的形状,并作为一般家庭使用器皿及餐具的重要功能。

原型器皿

在1750年左右,日本出现了大量之类形态的器皿,它们和铁瓶在形状上明显相似。从绳文土瓶和釜于形、料、工序等特征可发现,铸造师在创造铁瓶前夕,极有可能以此雏形为参考。

绳文土瓶

绳文土瓶有着典型的茶壶形状,由素烧的陶土制成,生产于古时期的日本。从日本挖掘出的最早铁壶,据说起源于绳文时代晚期(西元前2000-前200)。这些器皿已有茶壶的雏形,身形为球状。附桥形手柄及壶嘴。由于当时品茶文化还没有从中国流入日本,因此其功能可能是用于浸泡草药。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用无秞的陶制壶煎药是十分古老的方式,至目前这种方式仍然在使用中。在大和时代,被称为土师器的素烧无秞陶器,逐步演变成为接近陶瓷制品的形式。一些土师器与当代的茶壶有很明显的相似之处。从一些土师器中可以发现有煤灰的痕迹,藉此可以推定它们以前是装水的容器。绳文土瓶为第一种旧式土瓶,在日本其被认为茶壶族系的第一代。

釜的出现可以追究到中国唐代对于砖茶饮品的习惯,日本第一次出现则是于奈良时代(645-781)。釜从一个单纯作为装热水的家用陶器,发展到用于不同的目的。例如在十一世纪的日本,人们每天都会使用这种水壶,然而这并非为了存茶而特别制造的。当抹茶传到日本时,煮水的水壶仍为厨房用具。厨房里有个装锷的釜,作为防烟物,置于煮饭的泥制灶炉上。这种早期的样本,为传统类型,其后被认是晚期茶道釜的原型。有几幅起源于十三世纪的画卷,表明当时人们普遍接受品茶,但仍在厨房中进行。

十四世纪中期,品茶环境已有了改变,由厨房移到廊中(即厨房与客厅间的走廊)。将本来用于烧水,具有车轮凸缘的釜,放在走廊的风炉上。这种釜的两边都有一个盖子和环形圈,透过链条可以在壁炉上方使用。当时釜只是单单用于烧水,烧好后水就会被倒入另一个汤瓶内,釜的功能性与晚期的茶道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叶分类 茶的起源 茶的历史 茶叶百科 茶具批发 茶具品牌 日本铁壶 金属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