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银”与人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日本银制品的出现约与中国唐代同期,其与中国唐文化不无相关,而银壶、杯、盘、皿等茶具等出现应是江户中后期,一开始是宫廷、贵族所专用,后来才慢慢在民间流传,这与江户末明治维新有密切相关,而这时期的银制茶道器皿更是藏家竞相搜寻的目标。
日本茶道源起于唐朝,是派遣到中国的日本僧侣,将当时中国唐朝的佛教文化一起带回日本。日本的茶器大都起源于中国,说起煮水的利器就不可不说日本银壶,因银这种金属传热好,本身洁净无味,而且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锈,不会把水煮出怪味来,所以很受茶客的青睐。而银壶来源也可以追溯到中国唐代时期。
人类发现和使用银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了,而银器在中国唐代曾经辉煌一时。那时的金银器产量有限,使用者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所以制造的金银器都是华美尊贵,彰显皇家气派。“凤凰尊畔飞金盏,丝竹声中醉玉人”,道出唐代金盏等贵金属器皿的使用颇为流行。在法门寺地宫出土过一套精美的金银茶具,是我国目前所知时间最早、组合最完整、等级最高的成套茶具。这组包括了从茶叶的贮存、烘烤、研磨、罗筛、烹煮到饮用等所用器具。这套金银茶具,有茶笼、茶碾、茶罗子、茶炉、茶匙、茶盆、茶碗、茶托、调料盛器等,与我们现在看到的茶具是非常接近的。
随着中国的饮茶文化和茶道具的流行,日本把“茶道”引入到本国,并结合自己的文化特征发展成日本本土的茶文化。我们看见的铁质、银质、金质的“汤沸”在日本是用来煮水。铁壶比较常见,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可见到。铁壶传入了日本,在日本就是贵重金属所制,并且是手工锻造制造,所耗工时也很长,往往要月余,所以属奢侈的器物,必是贵族阶层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