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是中国白茶的主产区,政和白茶历史悠久。到宋代,政和已成为重要的北苑贡茶主产区,生产的白茶倍受推崇,被文人誉为“北苑灵芽天下精”。
因茶而得名第一县
“北苑灵芽天下精,要须过寒入春生。故人偏爱云腴白,佳句遥传玉律清”。这是宋朝福建贡茶使君蔡襄描写政和白茶的诗句。蔡襄把白毫银针比为灵芽,视为天下精品。相传,宋徽宗政和五年,关隶县盛产的精品白茶,“白毫银针”被选作贡茶,徽宗皇帝喝过之后,龙颜大悦,为了表示对白茶的喜爱之情,将年号“政和”赐作县名,关隶县由此改名为政和县,沿用至今。这一记载向世人阐明,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政和。
一杯茶的好坏离不开好的环境、好的原料、好的工艺;同样政和白茶的好也离不开这几点:
一:高海拔、生态和谐的最佳山场
政和属于闽北,为内陆地区,多为山地,平均海拔到800---1000米左右,且茶园生态环境极好,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地处武夷山脉和鹫峰山脉的交结点,山间盆地多,海拔高度适中,山间植被丰茂,常绿阔叶林自然生理落叶为茶树生长带来了许多腐质及微量元素。这就造就了政和白茶茶味醇厚,内质丰富,独具高山独特的山场气息。
二:品种不同,造就政和白茶的高山韵味
与之相对应的是,政和属于二元性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独特的气候及地貌特征,孕育了政和白茶滋味清甜醇爽,独具高山韵味,浓强有劲的特点。”政和以“精瘦型”的福安大白、政和大白及部分小菜种为主,芽叶瘦小细长、白毫不显、干茶色泽灰绿。政和白茶的两个当家品种政和大白、福安大白各有特色,政和大白为晚熟品种,产量不高,内质极为丰富,所产茶叶味浓醇厚耐泡,福安大白香气与滋味都相对平和,属于小清新型。
图为政和白茶白牡丹
如果说福鼎白茶主“甜”的话,政和白茶就是主“醇”。
三:知行合一,优化传统工艺
隆和茶业的掌门人杨丰老师,出身制茶世家的他,自小随父辈采茶制茶,是耳濡目染,也是潜移默化,自此政和茶便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实际上,几十年如一日的与茶相伴,杨丰老师早已将政和白茶的制作体系烂熟于心,也为之后取得双料非遗称号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多年来的制茶实践与学到的理论相结合,借鉴福鼎白茶日晒方式,将政和白茶传统室内萎凋方式优化为半日晒半阴干的复式萎凋法,由此制成的政和白茶品质更具统一稳定性。
杨丰老师不断创新与改变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政和白茶变得更好喝。
杨丰老师表示,一切的前提条件是:遵循自然法则,不可盲目追求效率。守住季节,守住时间,才能保证一杯政和白茶的品质。在雨量充沛的政和,制作白茶绝不简单,可以说,传统工艺仍是看天吃饭。
最后杨丰老师对我们说:“茶与政和人,有点像水和鱼,它在时,我们感觉不到,但是,过日子要是没有茶,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茶丛冬远,芽箨摇曳,纤手翻籯里纷纷落。
景明春和,层林谁染?杏花簇簇舞、东风破。
茶丛冬远,芽箨摇曳,纤手翻籯里纷纷落。
静享良辰,三两合并,火烬余温焙,何时可?
青气去矣,香高不消说,柳花舒亭中笙笙歌!
茶文化就着淡淡的茶汤,不仅淌进政和人的胃,也淌进政和人的血脉里。位于闽北之边的政和县,正是这样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仿佛都是为茶而存在的。灵动的海洋季风、肥沃的鹫峰山土壤,共同酝酿了政和白茶独特的山海韵味。
春到鹫峰风催花,林荫竹映烂石芽。
春到鹫峰风催花,林萌竹映烂石芽。
牡丹银针实可夸,贡眉寿眉亦微似。
七三一载生级差,松脂燃煮北苑茶。
其实白茶的制作工艺并不繁复,茶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以后,简单的说,只有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已。与其他茶种的工艺相比,简直是简单至极。而白茶简单又复杂的秘密就在于,白茶采摘之后,不杀青,不揉捻,仰赖阳光与风,延续茶叶生命,完成自然萎凋。正常而有效的自然萎凋,使鲜叶的青草气消退,而伴随产生带有水果香或花香的气味,成茶滋味醇而不苦涩,这也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叶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一三七载甜醇厚,药香浓,杏黄汤。黄酮富含,病从何处长?
铁山岭腰锦屏望,惟茫茫,茶风尚。山上政和,溪泉激烂石响唱,岁月流金千年守,品种多,个个香。一三七载甜醇厚,药香浓,杏黄汤。黄酮富含,病从何处长?一片树叶五千年,华夏兴、气刚强。
历经时光积淀的白茶,从初始的清新淡雅,到经年陈化之后的醇和悠香,恰似留住了岁月,雕刻着时光。政和白茶的秘密也就在于自然,在于藏工于拙,返璞归真,仿佛童年的时光,简单纯净中自有童稚的清甜。
银装娇羞楚楚样,如有几年雪藏、水更香。
山高林密茶丛生,芽肥惹鸟鸣。
堪摘自杏花佳期,廊桥吐纳醒复、古法成。
新手试淪香甘,须谢晴好天。
银装娇羞楚楚样,如有几年雪藏、水更香。
近20年来,政和白茶不断出口台湾、香港、南洋等地区,政和白茶也被命名为“中国白茶之乡”;一片叶子,承载着风调雨顺,政通人和。
时光兴替更迭,声名远播清盛,隆和牡丹优品,岁岁获粉众多。
赐县政和,徽宗细论茶,熙攘闽地关隶,白茶铁山为源。
时光兴替更迭,声名远播清盛,隆和牡丹优品,岁岁获粉众多。
好茶、好功夫、好文化、出好茶;
人与茶的相遇,犹如人与人的缘分;
初见,或苦或甜,而后,渐渐有了丰厚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