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新闻 /  茶之路:中国茶的源头与中外茶文化交流(三)

茶之路:中国茶的源头与中外茶文化交流(三)

丝绸之路、陶瓷之路和茶之路,代表着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三个时期。作为一种完备的文化形态,中国茶传到欧洲比较晚,据中外研究者考证,大约要晚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国茶才在欧洲受到重视。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余悦所主编的《茶理玄思·茶论新说揽要》(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中论文摘要的内容。

作为一种完备的文化形态,中国茶传到欧洲比较晚,据中外研究者考证,大约要晚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国茶才在欧洲受到重视。最早记述中国茶的一位意大利人,在他的《航海记集成》中,是把茶当做一种药物提到的,他说:“空腹时喝上一两杯这样的茶水,能治疗热病、头痛、胃病、关节痛。”也偶而有西方人说到茶是一种饮料,葡萄牙传教士库尔斯说:“在中国,高贵人家有客人来访时,都饮茶这种饮料。”以后大约半个世纪,在欧洲发生了“茶之利弊”的没完没了的长期唇枪舌战的辩论,有说茶可以使人长寿,也有认为茶有毒,饮之有害,直到17世纪初,茶叶才为欧洲各国所普遍接受。这说明西方人对茶有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17世纪中叶,许多诗人对茶唱起了赞歌,法国诗人皮埃尔·休埃有一首题为《茶的赞歌》的拉丁语长诗,剧作家拉辛晚,年养成了每天清晨喝茶的良好习惯。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还上演了《当了茶的俘虏的夫人们》的轻喜剧,描写一群休闲的贵夫人,在高雅的茶会上的生动情景:每天下午,贵妇人都聚会在一起饮茶,拿出昂贵的中国瓷制小茶壶,在精巧的茶碗中斟各种各样的名茶,然后在茶碟中抿茶,并发出响声表示称赞。很明显,这时的法国和荷兰,茶已经形成文化。英国也在17世纪中叶形成茶文化,据说1663年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尔特献给查理二世的《饮茶王后》,是第一首英文茶诗,诗中有“花神宠秋色,嫦娥矜月桂。月桂与秋色,美难与茶比”,给中国茶很高的评价。久而久之,喝茶成为英国的“国饮”,18世纪末,仅伦敦就有茶馆两千个。直到现在,英国饮茶之风仍很盛行,超过了饮咖啡和可可的人。随着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建立,中国茶也开始在美国大出风头。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上层人物就把喝茶当成“须臾不可分离的饮料”,仅宾夕法尼亚一州就年销茶叶四万磅。1784年,美国的“中国皇后号”海轮,从中国的广州运走红茶2460担,绿茶562担,共约40万磅茶叶,占当时全船货物的92%以上。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中美关系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的开端”。这就是说,中美经济文化交流,是以茶叶掀开第一页的。至于俄国,中国茶叶的进入比英美都要早,据考,首先将茶叶带进俄罗斯的,是两位哥萨克人,是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开始的。明朝末年,有一位中国驻俄大使,第一次将名茶赠送沙皇作为礼品,使俄国宫廷饮茶之风渐盛。

相关阅读

茶之路:中国茶的源头与中外茶文化交流(二)

来源:世界茶文化图书馆,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