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新闻 /  用心做一泡好茶

用心做一泡好茶

如何做精好茶?茶人们各有思索。

有的茶人探索出四位一体连环模式管控,有的茶人关注泡茶环节;有的茶人专注传统铁观音,特别注重茶园管理和制作工艺;有的茶人则注重分工协作,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如果条件允许就建设集中加工点。

环环相扣关注细节做好茶

在历年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茶叶权威机构举办的“茶王赛”上,安溪县感德石门村的吴光研共7次获金奖,被人们称为“茶王专业户”。吴光研探索制茶之道迄今22年,终于掌握了属于自己的铁观音茶制作密钥。本世纪初,吴光研敏锐地意识到,随着安溪铁观音茶的营销模式被各省各地茶区克隆,各类茶叶将异军突起,茶叶销售将进入“战国”时代,铁观音茶必定要走以质取胜之路。


指导茶农做茶

以质取胜,首先要以智取胜。因此,吴光研虚心拜老茶农为师,学习传统种茶、制茶经验;又从专业书籍入手,学习理论知识,理解铁观音茶“香”与“韵”形成的机理和要素,传统经验与理论精髓在不断实践中有机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系列种茶、制茶的创新性技术。吴光研用匠心研茶制茶,还探索出一套“致富经”。在茶园管理环节上,发明了“划片区、测酸碱、渥土粪、巧施肥”四步法;在茶叶制作环节上,从采摘到成品,坚持“循传统、控细节、严把关”三要诀法;在茶叶拼配提质环节上,形成“高低统筹、厚薄统筹、气韵统筹”三统筹法;在茶叶销售环节上,采用“切入健康、切入文化、守住人心”二切一守法,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

这几年,吴光研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教给几十户挂钩的茶农,探索四位一体连环模式,提高茶叶品质。第一连环是他与茶农的连环,“与我合作的茶农,按照我的要求制作茶叶,收成的茶我照单全收,茶农不愁销路。”平时,吴光研经常深入茶园,传授经验。同时,他还时常与茶农泡饮公司的产品,让茶农按照公司产品的风格来管理茶园、制作茶叶。“公司每个档次的产品质量都很稳定,收购价格也统一,茶农比对一下自己做出的茶叶和公司的产品,就能判断自己的茶能卖多少钱。”吴光研说,产品稳定,除了有稳定的茶农供应原料外,拼配也很关键,这是第二个连环,通过拼配还能综合每个茶样在香气、滋味上的各自优点,拼出“特王”的产品。第三、第四个连环则涉及产品的品牌推广和宣传,需要与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协作。

同样来自感德的吴堃东认为,除了茶园管理和制作外,一杯上乘的安溪铁观音,如何泡也很关键。他反复强调,这才能真正让安溪铁观音香气、口感完美绽放。在冲泡时水温应达到95℃以上,第一泡“醒茶”注水时要把水倒满溢出盖碗,这样才能使对人体有益的茶皂素释放出来。往后每一冲水温也皆要达到95℃以上且注满水,让安溪铁观音内含物质有效溢出,使芳香物质鲜爽绽放。茶汤倒出后应将杯盖掀开,切勿闷盖,以免半发酵茶丰富的内含物质将叶底闷黄。泡茶过程中的过滤网,应选用陶瓷布网,勿用不锈钢网。因为半发酵茶内含物质丰富,接触不锈钢过滤网后形成了鞣酸铁,会影响茶汤口感,甜味感降低,汤感变得生硬。

专注做精坚持传统制茶法

在安溪,茶人刘渊辉因为专注做传统铁观音而颇有名气。

刘渊辉8岁开始学茶,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海南闯荡。生在安溪,刘渊辉最钟情于经过重发酵传统制法的铁观音。为了不负于这一份对铁观音的希冀与痴情,他常常从内到外去寻找和解决问题,用心守护好自己的这一方天地。

刘渊辉对于茶园的管理和建设极为重视。他将茶园按照曾经的生态结构进行改善,6000亩茶山,茶树占地面积仅占500亩。在茶树的四周,刘渊辉种上了红豆杉、桂花、罗汉松等记忆中的树种,达到80%的森林覆盖率,形成了森林生态茶园。茶园中不用除草剂,采用人工除草,并定期深翻土地、施用有机肥,改善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在刘渊辉向我们展示的茶园图片中,满眼看去只有一片绿色,似乎整片都是草,看不到茶。他向我们解释,茶园要茶草共生,并且茶树要一直挖,优胜劣汰地挖掉部分茶树,减少茶树芽头,让茶树营养跟得上,做大树茶,这样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茶叶标准。

重摇青,重发酵,三烘三揉,是传统乌龙茶的精髓。刘渊辉坚持如此复杂的工艺,旨在重拾铁观音的浓度、生津度、回甘度。在现场,他取出同重7.1克的茶叶,以等量等温的水泡之,两泡过后,刘渊辉的传统茶浓度将近市场上普通茶叶的两倍。

刘渊辉严格遵守乌龙茶的种植、采摘、制作工艺,为传统茶打造了多个“IP”,如“喝了睡得着的茶”“喝了不易饿的茶”“喝了让人上瘾的茶”等。2014年他举办了“回归传统·解放冰箱运动”,目的在于把茶叶从冰箱里解放出来,他做的茶易于贮藏且存放时间长,他的汽车车厢内就放着自己做的茶,好几天都不会坏。

刘渊辉认识到,传统茶还需要更广阔的天地来施展手脚。他预备瞄准福州这一省内重要的茶叶枢纽市场,打入主流高端人群,为传统茶的发展添砖加瓦。

分工协作共同把好质量关

还有一些茶人,注重分工协作,制作好茶。

安溪县芦田镇三洋梅山岩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福丁告诉记者,在2016年合作社还没有成立之前,三洋的梅占由于缺乏统筹的管理,只注重茶叶产出的数量,忽略了质量,导致价格一直上不去。合作社成立后,通过三洋村专家工作站的专家指导,他们开始注重每道工序的制作。一是在茶园管理方面,进行专业化管理,保持每年一次深耕,实行“茶树留高、梯壁留草”等方式,提高青叶品质;二是在梅占的采摘上,严格实行45天的采摘标准,以保障出产青叶的质量;三是在梅占的制作工序上,每道工序都根据当年天气以及青叶的特点,因时因地地制定制作标准,保障出产茶叶质量的稳定。“自实行茶叶专业化分工以来,我们茶叶的品质以及在市场上的价格,都有了极大的回升。”

品评梅占茶

安溪县龙涓内灶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陈敬敏介绍,在茶叶专业化分工方面,他们合作社主要以茶园入股的方式来纳入社员,合作社付给社员茶园的租金。同时,通过聘请的方式,将社员纳入为合作社员工,根据每名社员的特长,进行不同的分工,例如社员张三擅长茶园管理工作,那么就由张三领导几名社员,共同进行茶园管理;李四擅长包揉,那么就由李四带领几名社员进行包揉,并负责质量把控。这种专业化分工有几种好处:一是社员可以进行互助,互相吸取彼此的长处,提高自身水平;二是能够引进收购商,进行集中收购,方便统一议价;三是提高茶叶品质,保障茶叶的质量。“我建议在乡镇的产茶中心点,建立一到两个的集中加工中心,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加工,方便质量的把控。”

安溪铁观音大师刘金龙则表示,当前的许多小厂在茶叶制作上,只有几个师傅,每个人都参与全部的制作工序,由于每名师傅对制茶理解的不同,手法工艺的不同,导致出品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在茶叶专业化分工方面,他建议在每个产茶的村里,建设一个到两个的大型茶叶加工厂,由加工厂收购茶青进行加工。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可以保证制茶的工艺稳定,出产的茶叶品质稳定;二是可以用利益联结的形式,倒逼茶农进行更加专业化的茶园管理,以此保证茶青的质量。“目前我的加工厂进行了专业化分工,鲜叶采摘、晾青、摇青、炒青、包揉等,每道制作工序都由专门的师傅来负责。”

来源:泉州晚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