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春、夏成茶15吨,毛收入300万元!”
6月28日,神泉茶叶公司负责人张帝算完账,松了一口气。连轴转了3个月,张帝快累脱一层皮。
神泉茶叶公司位于巴东县沿渡河镇“天梯”泉口。60年前,当地党委带领群众打响“向山要粮”战斗,用钢钎、大锤将2200余亩坡地改造成梯田,种茶800亩。
如今,泉口山谷间38道山梁上,分布着4000余亩茶园。62岁的刘俊和茶叶打交道30余载,创办神泉茶叶公司。2019年9月,刘俊将接力棒交给女婿张帝。
一根茶业接力棒承载了沉甸甸的绿色信仰。站在烟熏得发黑的老厂房前,张帝心想,没有现代厂房、先进机械设备、自动化生产线,还是在原地兜圈子,没得干头。
接手不到一个月,一场场“及时雨”将张帝的压力消减一空:镇领导协调国土所对厂房土地合理调规,2200平方米的厂房落成,新建2条生产线;镇供电所工人加班加点改线扩容,让新引进的茶叶生产机器第一时间运转;村干部、扶贫干部协助流转土地1100亩种茶,举办茶叶技能培训班,培养种茶能手、采茶工。
今年3月,受疫情影响,各地实行封闭式防控管理,茶农不能下田采茶,制茶师傅请不进来,而茶园早已满是绿芽。
“农时耽误不得!”镇组织委员魏长晖是泉口村包片干部,清早驱车进厂,现场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指导配备酒精、额温枪等防疫物资,深夜才回到镇政府。
3月9日,神泉茶叶公司炒出第一锅茶。当天,收购鲜叶200公斤,茶农拿到了第一份工资。“每到关键时刻,干部都会出现在我的身边。”张帝笑称自己是个“不操心”的茶老板。
张帝的“不操心”是沿渡河镇优化营商环境成全的。近年来,沿渡河镇的移民项目引擎动力持续递减,该镇通过建优建实软环境,向营商环境要生产力,培育市场主体,将发展由输血转变成造血。
不让文件过夜,不打一句空调子,“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如今的沿渡河镇,无数“店小二”努力奔跑,跑出疫后重振加速度:金融大篷车将1000万元贷款送进企业,生产运转有了活水;罗溪坝易迁集中安置点溢锦纺织扶贫工厂15天落地,下线就是上线;溪口村将绿色种茶写进村规民约,建好500亩有机白茶园,引来茶企落户……
沿渡河镇负责人介绍,该镇精准对标省、州、县优化营商环境黄金准则,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让“优”取代企业之“忧”,向简化、优化程序要便民空间,将政策红利让给企业,转化成企业危中求机、转型升级的动力。
来源:恩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