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文化 /  名人与茶 /  那一杯隔夜藏茶

那一杯隔夜藏茶

清晨起来总是喜欢喝一杯白开水,自从了解藏茶以后,清晨的这杯白开水便换成了藏茶,一杯隔夜的藏茶。

之前也曾认识许多的茶商,尝试过不同的茶叶,乌龙茶、绿茶、红茶、普洱茶、茯茶、六安茶等,几乎是轮换着喝,不管是新茶或老茶,总想在这些茶中寻找到一种可心的,轻易更换的贴身饮品,但每每事与愿违。铁观音的清爽香郁就象女郎的似火激情,却让人很快就疲于应对;普洱茶的独特香韵又如槟榔般的风格迥异,却让人总是找不到如何亲近的路径;绿茶三杯无味,就象人之缺少内涵;而红茶优雅,却担心香熏原料不纯,怕农残超标。这种把持不定的结果既不能把一种茶品的真正属性和价值读透,同样也不能让自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执着,既不会得到他人赞赏,同样也会失去自身的愉悦,这种状况于人来说也是很郁闷的。

喝茶似乎不应该挑剔,从茶禅一味的角度来说,应该是感恩在茶前,精神在茶中,品味在茶外。不过茶作为一种有形有色,有韵有味的饮品,要做到让其穿肠而过而不加褒贬,实在很困难。据说现在和尚修禅打坐,也会尽量地讲求喝好点的茶,因为好茶并不排斥悟境的提高。因此人在既有时间、有条件和没拘束的情况下,挑剔一下也是无可厚非的。

事实上,喝茶的结果无外乎两个,一个是物理结果,就是解渴和康体,另一个是精神结果,就是口感、香韵、文化附加属性等对喝茶人的精神作用。而挑剔者往往是针对精神结果而不是物理结果。

不过那一杯隔夜藏茶却让人开始对喝茶产生的物理结果挑剔起来了,那一杯隔夜藏茶是在我早晨起床时不经意间喝下的。玩了那么久的茶,写了那么多的茶香文字,终于从味觉上体会到什么是茶的陈香,那是茶叶熬煮以后把茶水放到保温瓶中,在没有茶叶浸泡的情形下,茶汤中的微量元素还在不断散发,香气也在水壶中不断循环,恰恰经过了一整夜的陈化作用,茶汤比刚煮好的多个一份陈香,一份挥之不去的幽韵,那种味蕾一直盘桓在舌根,久久不散。更奇特的是,茶水的陈香依旧带着昨天的鲜度和纯度,原来这是藏茶中含有抗氧化的茶多酚等物质,所以茶汤的变质(被氧化过程)受到了限制,不象其它的茶种隔夜以后虽然仍有余香,但已经失去了鲜纯度了。

喉咙舒适和呼吸道舒畅是那一杯隔夜藏茶的清晨献礼,那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关怀。开始几天喝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喜欢茶汤的陈香顺爽,但慢慢就发现了,早晨没有瘀痰,也不轻易的咳嗽了,就是到户外呼吸的空气也觉得比往常的氧份好象要多一些,即使有时候与心情有关,但这种感觉是真实的。

要说最受用的,还是早晨的例行“公事”,既顺畅、又准时,那一杯隔夜藏茶就象生物钟上的闹铃,准点提醒。在当今生活中,多数人每天都大鱼大肉,且户外活动和运动少,还要对着电脑工作或消闲,因此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在遭受到各种病毒的攻击,人体的消化系统连带着排泄系统则首当其冲。尽管因此而催生了许多排除健康忧患的药品,但无论是性价比,还是短平快,还是觉得喝一杯隔夜藏茶更能防微杜渐,也实惠到家。

茶能使人兴奋,而我的兴奋则是藏茶非但不影响睡眠,反而改善了睡眠质量。茶叶之所以能影响睡眠,主要是含有咖啡碱,而咖啡碱在新鲜茶叶中含量最高,每 100 毫克茶叶含咖啡碱量达到 70 毫克,即使一些黑茶也有达到 60 毫克的,唯独藏茶的渥堆发酵期长,在纯化和物质络合过程中咖啡碱不断减弱,最终成品每 100 毫克只含 20 毫克左右,结果自然就大不一样。另外,藏茶在制作过程中,茶叶中丰富的茶氨酸、茶多糖等物质被保留下来,茶氨酸具有镇静安神,保护脑神经细胞的作用,可对抗及协调咖啡碱引起的兴奋,因而有了那喝得舒服,睡的安稳的效果。

那一杯隔夜藏茶让我找到了曾经对茶不专一,老是换着喝的原因,看到了藏在文化表层下茶叶的评判标准,其实茶叶最该挑剔的不是其精神属性,而是他的物理属性,如果一种茶叶没有把健康的福祉带给饮者,那么再好的包装,再好的茶艺,再好的造势渲染,也不过是买椟还珠、南辕北辙罢了。

当然,喝藏茶是不用刻意地隔夜才喝,因为除了那种特有的陈香味道外,藏茶的功能是固有的,无论新鲜还是陈化,即时还是隔夜,只要常饮,自然会保持轻松舒缓的状态,使身体远离有害毒素的侵扰。

饮茶习惯和品茶标准往往反映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选择喝什么茶以及怎么喝也往往始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在把一种茶作为终身饮品的选择中,挑剔还是必要的,更是值得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