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具茶器 /  紫砂茶具 /  论紫砂壶鉴赏标准

论紫砂壶鉴赏标准

面对紫砂壶,内心深处总不自觉地浮起许多不自信的声音:这样的壶是好壶吗’这样的壶是美的吗”看紫砂壶鉴别的文章,总多有雷同与相似。精、稀、名、艺、泥、型、工、功、款、韵,“三点一线”,“听声音”,“闻气味”(似乎有衍生出闻刚烧成的壶气味、泡完茶后的气味、泡3~5天之后的气味之说)等,笔者不想在此讨论孰是孰非,因为玩壶爱壶者所形成的看法不是一天而就的,你想用一话就令他改变想法,也是十分困难的。至还有人带着卡尺仔细衡量壶把、壶口和壶嘴是否在一个平面上,即是所谓的‘;三平”,这种判断方法的形成,其实是在旧时紫砂壶制作条件的局限下所形成的,因为在校壶过程中,要将壶坯正、倒几次翻转,分别在上部和下部加工,如果不平就会给施工带来不便。但随着制壶工艺及其审美的变化,从泡茶实用性角度看,壶嘴和壶口高度应该同一,这对泡茶茶艺操作有利,但若是以陈设审美追求角度看,壶嘴、壶口和壶把的高度应随壶的主题思想进行有机的设计。如同,有茶友曾对我说,他认识一个自称儿时就开始饮茶之痴茶者,其自信到认为自己就是判断茶汤好坏的第一个高人。他们交流时发现,他所泡的茶均是极苦,问及为何?,他一脸正经地说道:不苦还是茶吗?

总是能看到比例古怪和标准得如车床车出来的砂壶,哪一个是好壶?书法家弘耑先生说:“临碑渎帖,就是寻找美的规律、养成良好的习惯,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地克服无知和低能,形成自身优良的品性。

传世经典,从来不是那种花枝招展、江湖杂耍式的作品,真正的经典、初觉平淡而余味遥深,冲击的不是眼睛,而是心灵。顾景舟先生说,从明代有紫砂壶艺术算起,几十位大名家,留下的作品不过寥寥。由此观之,德艺双馨之艺人的力作,乃是与观者心灵相通的真诚、善良、美好的艺术之作,未必是价格最高昂之作。

从紫砂壶艺术的审美角度审视,赏壶乃是观气韵也。

壶之气韵是一件作品的内在,在壶之线条、转角、流与把,纽与嘴处萦回、洋溢,为读壶者百读而有味。粗线条主其气势,细线条主其活泼,在一把壶上呈现出轻重交替、虚实相生之美,弧形线条给人以一种圆融、包容、婉转之美感,同时也使重心在弧线中得到了改变,使壶在静中得动感、增添活泼趣味。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叶分类 茶的起源 茶的历史 茶叶百科 茶具品牌 紫砂茶具 紫砂茶杯 紫砂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