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文化 /  茶艺茶道 /  紫砂壶鉴赏:清末残壶市场价值不大(图)

紫砂壶鉴赏:清末残壶市场价值不大(图)

壶有乳式鼎足和凤凰纹印章

无顶无嘴,此壶够“残”的

壶底有“绶馥”印章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您家里有宝贝但不一定您自己就认得,如果哪天各位读者得了一件中意的宝贝又不知道真假,或不懂怎么欣赏时,请联系本报,我们的民间鉴宝栏目将集结佛山收藏界精英尽己所能为您鉴定手中的宝贝。邮箱:fscc2008@ 126.com

亮宝

陈绶馥制螭龙云雷纹壶:此壶特点是平盖,短颈,鼓腹,圆底,乳式鼎足。陈绶馥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人,作品传世甚少。

专家鉴定

A 看做工看品相是为清朝壶

冯立昌:古玩鉴定师、珠海市盛宝博物馆冯氏轩珍藏馆主

由于两位专家分居两地,所以本次鉴定也让两位藏家分两地进行鉴定,首先是古玩鉴定师冯先生对该壶进行了评价。冯先生说,这把壶做工细致,所有的云纹和雷纹均为手工雕琢,器型也是典型的清朝紫砂壶,凤凰纹印章虽然有些没有印全,不过纹路清楚,绶馥两个字清晰可辨。此外,紫砂用料粗但是感觉很润,内胎制作也很到位,壶的造型和纹路应该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八九成为真品。

另外冯老师也提出了疑点,壶盖没有达到严丝合缝,因为一把好的茶壶,壶盖制作是非常严谨的,一定要与壶口达到严丝合缝,堵住气门就可以达到不漏水的效果。由此,凭经验断定该壶应该是清末之前的产品。

B 泥胎差工艺不精应为赝品

朱文:佛山资深茗壶收藏家、高佬茗壶档主

朱文与冯立昌的观点则不同,他更看重这个壶是否陈绶馥制,仔细辨别后,他直言,此壶是赝品。为什么呢?他转身从自己的柜子里拿出一款漂亮的茶壶,“这个壶也是清中期的茶壶,泥胎是茶壶的根本,从用料上看,清朝茶壶讲究细腻,而这个壶则显得粗糙,另外这个云纹壶的印章不全,对于一个大师级别的工匠来说,怎么解释呢?应该算他出现低级失误么?”

冯先生提出的壶盖不严这一点也被朱文抓住,证明这是赝品的重要依据。另外,朱文还抓住一个要点,他说早期的紫砂壶出水多为单孔,因为简单实用,而该壶有七孔,这种造型多在民国出现。另外该壶中部有明显的上釉,朱文说,清朝的茶壶没有这种上釉的方法,该壶应该定位为清末民初的赝品。

共识 虽为残壶但有历史价值可收藏

两个专家你来我往也没有定论,不过还是达成了共识:因为是残壶,所以市场价值并不大,而鉴于其历史价值,还是有很大的收藏意义,值得收藏。

据了解,由于陈绶馥的壶存世很少,收藏价值很高,南京博物馆内有一把珍品,是苏州博物馆原馆长姚世英所捐赠。正因为其价值高所以现在赝品较多,不过专家指出,陈绶馥在清代制壶大师中并不是非常有名,出自清末民初的赝品也极少,即便是赝品该壶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持宝者语

藏家:陈村的胡先生

胡先生说,此壶是他20年前从长沙县一个名叫赵泽兰的老太太家里花8块钱买回来的,据传为清代名家陈绶馥的作品,不过一直没有得到证实。赵老太清贫一辈子,年轻时在当地叫郭昆陶的大地主家做佣人,郭昆陶是清朝末年的长沙县府台,民国后成为长沙地区富甲一方的豪绅,其人酷爱收藏各种紫砂器皿,家藏无数。

遗憾的是,上世纪40年代侵华日军在长沙大肆掠夺,郭家惨遭洗劫,郭昆陶也被活活逼死。赵泽兰从一片废墟中捡得这把断嘴壶拿回家作杂用。

胡先生的老家与赵老太一山之隔,他说,自收得此壶以来从没在人前展示过,连家人都不知道,唯有今年春节期间与几位收藏界的朋来聚会一时兴起就拿出来给大家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