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大麦芽、茵陈各5O克,橘皮25克。 【功用】疏肝理气,消食退黄。 【主治】急、慢性肝炎后遗症,症见胸闷,腹部痞胀,食欲不振,肝区胀痛,每因情志抑郁而加重等。 【制法】上方药量加大15倍,共
【组成】猫爪草60克。 【功用】治瘰消肿。 【主治】颈淋巴结核。 【制法】上药以清水适量煎沸后闷泡15分钟,取汁分2~3次饮用。每日1剂。 【按语】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的根块,产于河南、江苏、广
【组成】黄连9克,生熟大黄各6克,蒲公英3O克,生甘草5克。 【功用】清热解毒消痈。 【主治】一切疮疡,疔毒。 【制法】按原方组成剂量,研成粗末,置热水瓶中,冲入沸水闷泡15分钟,代茶频频饮用,1日
【组成】柴胡、广郁金各9克,炒黄柏1O克,青皮、陈皮各7克。 【功用】疏肝解郁,清热利胆。 【主治】胆囊炎。右胁痛或右上腹疼痛,牵及右肩背部,纳差,厌油腻,恶心呕吐,口干苦,或伴有恶寒发热,小便短
【组成】大贝母12克,海藻15克,金橘叶6克。 【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散结。 【主治】乳房生核一个或多个,状如梅李,硬而不痛,推之可移者。 【制法】前二味以清水适量煎沸;金橘叶置盖杯中,用煎沸的药
【组成】金钱草20克,炒黄柏10克,炒枳实9克,大黄5克。 【功用】清热通腑,利胆消石。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见右上腹部疼痛,牵及右肩背部,厌油腻,大便干结难解,口干苦,舌红苔黄腻,或伴有巩膜、皮
【组成】茵陈15克,郁金、丹参各9克,板蓝根12克。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退黄。 【主治】急、慢性肝炎,皮肤及巩膜黄染,周身乏力,纳差,头面部、颈部散布蜘蛛痣,肝区胀痛或刺痛,舌红苔黄边布瘀点,脉
【组成】车前草、半边莲、茵陈各15克,糖适量。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利胆。 【主治】①急性黄疸型肝炎及胆石症、胆道感染,身目俱黄,色鲜明如橘皮,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②肝硬化失代偿期出
【组成】桔梗6~9克,生甘草6~12克。 【功用】排脓解毒。 【主治】①肺痈轻症,痈脓已成,时有恶寒微热,咽干不渴,其气腥臭,胸满或隐痛,舌红苔黄脉滑数。②咽喉肿痛,吞咽不利,或伴有寒热头痛。 【
【组成】大熟地240克,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鹿角、龟板胶各120克,川牛膝90克。 【功用】滋阴补肾,益精培本。 【主治】慢性肾炎高血压型。证见头痛、目眩,面部烘热,腰酸腿软,手足心发热,遗